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7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2024年以来,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坚定不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展现了人大作为、贡献了人大力量。
一强化主线意识,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保驾护航
市人大常委会把是否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前置审核条件,做好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梳理清理工作。开展了市、旗县、苏木乡镇三级人大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将清理情况报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存在问题的5件地方性法规,三级人大共14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修改或废止,为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提供了法制保障。
二发挥监督职能,助力营造各民族互嵌共融的社会氛围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关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情况情况调研。工作中突出一个早字,坚持统筹谋划、精准高效推进,力求全面深入、客观真实反映问题。为了真实了解干部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政策法规的熟悉掌握程度,采取座谈+现场测试的方式,防止了先入为主道听途说,做到客观精准评判定性。在常委会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情况的报告,将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情况提炼成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的审议意见,要求市政府限期办理。下一步,适时跟踪监督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形成监督工作闭环体系。
三发挥重大事项决定职能,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强大合力
认真落实市委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职能,拟定了《通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的决定》,经常委会审议通过。《决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这项工作以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形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体现了人大助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对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发动全社会同心共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四发挥代表作用,提升思想政治引领效果以加强代表的政治能力、履职能力、专业能力建设为重点,内年共举办2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有效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做好表率、展作为。为加强代表的政治引领作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在五级人大代表中选择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851人,成立208支人大代表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工作重点,通过代表之家活动、代表讲堂、专题报告会、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宣讲2436场次,受众选民和代表23万余人次,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通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在全市上下凝聚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广泛共识。五召开会议,统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首次召开了有各旗县市区人大相关同志参加的通辽市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做好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观摩交流会。会议围绕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形势任务、问题短板、思路措施,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研究部署,既是一次业务会,也是一次市旗一体、合力推进全市人大工作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要 闻 <
主办单位:通辽市人大常委会
邮箱:tongliaorenda@163.com